
台湾8所顶尖大学2018年收入决算总和为562亿元(新台币,下同),介于北京复旦大学的511亿元和广州中山大学的581亿元之间。其中,台湾大学去年收入决算174亿元已是全台大学之冠,但也仅为北京清华大学的七分之一。 【大公报讯】综合中通社及台媒报道:根据台湾大学2018年度校务基金总说明,收入决算共计174亿元(新台币,下同)。值得一提的是台大业务收入中的台当局补助是63亿元,自筹收入是92亿元,换句话说台大靠自己赚的收入是台当局补助的1.5倍。 观察其他台湾顶尖高校2018年度收入决算,成功大学94亿元、新竹清华大学69亿元、新竹交通大学65亿元、台湾师范大学58亿元、政治大学43亿元、台湾科技大学32亿元、阳明大学27亿元。这些收入包括业务收入,即学杂费、合作教育、推广教育、教学研究补助、杂项等,以及业务外收入即利息、投资、受赠等。 顶尖大学须撙节度日 相较于大陆“985工程”大学,台湾各顶尖大学几乎都有收支短绌情况,必须撙节度日。像台大收入174亿元却支出180亿元,短绌6亿;成大和新竹清华都短绌2亿元,台科大和阳明大学短绌5000万元到1亿元不等;新竹交大勉强收支平衡,仅政大还倒赚2亿元。 台湾当局去年2月公布的“高教深耕计划”审查结果,166亿元经费里,名列全校型国际竞争学校的仅有4所,其中台大分得18亿元,成大11亿元,新竹清华10亿元,新竹交大10亿元,各校所得经费约仅是2011年“迈向顶尖大学计划”的六、七成。由于参与“高教深耕计划”的全台71所大学全都分到经费,甚至包括近年有招生危机、面临退场的学校。有顶尖大学就曾抱怨,高教深耕预算僧多粥少,这样的经费要参与国际竞争,一定不够。 私校主管叹失陆生市场 据台媒报道,由于民进党当局破坏两岸关系,导致赴台陆生人数逐年减少,不少私校主管直叹无奈,大陆学生不来,台校失去了苦苦经营的大陆学生市场。 2011年马英九任期内,首度开放大陆学生来台攻读学位,当时不少大学校长对此持乐观态度,认为这来自于两岸政治红利,未来能带来更多大陆学生。此后大陆研修生与学位生一样,来台人数攀升。依照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的统计,2011年来台大陆研修生仅11227人,此后人数逐年增加,2015年增至34114人。 2016年后,大陆学生来台人数减少的消息不断传出,研修生也从2015年的3万多人减少至2016年的25824人。 蔡英文当局坚持“台独”,不只伤及台湾民生及对外事务,台湾岛内生源逐渐减少,大学退场与并校立场模糊不清,“新南向”招生又存在语言、师资等诸多条件限制,根本无法弥补大陆学生市场缺口,从内而外的问题都无从解决,如置人民于水火而不顾。 来源:大公网-大公报
责任编辑:唐诗絮 |